展会信息
电话
+086-023-63670172
网站首页 > 展会信息 >  正文
在悦来美术馆探寻建筑师眼中的理想校园

2021年09月27日 09:35 来源:悦来美术馆  阅读量:

展览“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目前正在悦来美术馆展出,该展由俞可担任艺术总监冯博一、王晓松为策展人,邀请到程大鹏、何志森、李涵、刘珩、马岩松、汤桦、徐腾、张永和+李诗琪等八组活跃在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师群体参展,以“空间智慧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在悦来美术馆不同的独立空间,呈现建筑师对城市体验空间的转化,以及对城市收缩、变异生活中不同空间变化的观察。本次参展建筑师张永和+李诗琪的作品名称为《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其中模型材料为宣纸、卡纸、油麻丝、木棍、密度板、织物、泡沫、石膏等综合材料,模型比例为1:60,模型尺寸为1000cm×440cm×15cm。

图片

展览现场

此次在悦来美术馆展出的是一个尺寸巨大的校园建筑模型,其中容纳了数以千计的“人群”、“树木”以及上百类“学习和生活的场景”。这是学生们基于自身生活经验的一次总结,以及对新校园未来生活场景的期盼与想象。围绕“生活即教育”的设计理念,校园建筑体打破常规结构,以“坊、市、馆、舍、所、院、园、道”等单位进行呈现,展现出“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书院模式”的校园特征。

图片

悦来美术馆X建筑师

在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来指导校园空间的建设?它与传统校园的差异性在哪里”时,张永和表示,传统校园一般都会分教学区和宿舍区,学生像上下班一样地到教学区去学习,回宿舍区去休息。我们想象的学习是更主动的、随时随地可能发生的,因此学习与生活之间必然会出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校园也就不再需要分区了。陶行知先生是“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先行者,我们提出“居学”即是向他致敬。李诗琪表示,“居学一体”理念即居住和教育学习的无缝衔接,模糊边界。非常建筑从建筑层面入手,在良渚校园中创造了多样而自由的空间,从而使得老师的教授、学生的学习等行为不再拘于传统的课堂,转而变化为可以出现在校园内的任何场所。ca75c1704b811dc9e7d8f0e4b005339f.jpg

在说到“为了完成上述角色作用,校园空间设计上做了哪些努力”时,张永和表示,校园上所有的建筑通过连廊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基本空间架构是一到二层的水平工坊 – 教学设施 – 在下,四至八层的垂直学舍 – 学生宿舍 – 在上。在工坊中有大量开放空间,供教师、学生可以用来搞创作做实验,也可举行大型的会议、表演、展览活动等。李诗琪则表示,非常建筑在良渚校区的空间设计中有很多思索。我举两个例子:“连续的工坊”和散落在校园的“探索器”体系。我认为这两个空间放在一起对比很有趣:一个是自由的、无分割墙的绵延连续大空间,另外一个是略带封闭的、有明确指向性的“建筑装置”:时而指向天空,时而指向远方,时而为一线天…跨越度巨大的建筑空间变化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建筑体感的变换。

在提到校园施工完成、学生正式入住,作为校园建筑设计师的感触以及是否存在希望进行调整与补充的设计点时,李诗琪表示,作为校园的使用方,入住之后肯定会有补充的地方,比如最近我们在设计制作位于拱形教学楼的研究所里头的家具,呼应与对话建筑本身的空间品质是后置家具的必要考虑前提。当然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开学需要用到的必要家具外,其余置入的物品我们会结合教学课程,让学生们去尝试做设计,进行筛选后实现出来。

图片

在谈到“作品介绍中提到的‘居学’最终在良渚城市中完成,校园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何种角色”时,张永和说到,国美将会给良渚带来大量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参与的机会。我们也想到校园上可以开设售卖教师、学生创作为主导的艺术品、设计品的商店,使校园也成为良渚又一个文创产业的基地。李诗琪则表示,良渚校区的一个特点是其“联动性”,校区将以其设计资源,在良渚板块上联动周边社区(良渚文化村等)、产业(梦栖小镇设计中心、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资源(良渚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等);同时,它将与中国美院南山校区(南山路,西湖东岸),象山校区(转塘镇)联动,成为杭州城市尺度上的文化联动。

在问到“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作品与展览‘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的契合点是什么”时,张永和表示,通过校园设计,我们关心的就是教师、同学日常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李诗琪表示,非常建筑对于教学体系的研究实现在良渚校区中,这是一种新的可能性的拓展与尝试;在悦来美术馆,我们展览的模型是学生对于入驻后使用场景的想象;同时,已经落成的良渚校园一期于2021年9月份开学纳新。这些都是与“向下生活里的X种空间方案”的契合点:可能性的思考、生活的想象、落地的校园建筑。

图片

悦来美术馆是重庆悦来投资集团基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满足城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发起的非营利艺术机构。美术馆致力于收藏、研究、展示,并传播以高新科技、文化创新和多元媒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当代艺术,并着力探索艺术与科技、智能、互联网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此探寻未来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可能性。

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