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电话
+086-023-63670172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两江新区六名个人受表彰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21年04月17日 19:20 来源:重庆两江新区  阅读量:

4月15日,重庆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两江新区共6名个人受表彰为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他们分别是彭水县大垭乡大垭村驻村第一书记,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七所四级调研员陈睦彪;彭水县三义乡驻乡工作队队员,两江新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一级主任科员高万宇;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陈维禄;城口县高燕镇红军村驻村第一书记,重庆金泰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旭东;秀山县宋农镇坪坝村驻村第一书记,重庆市渝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陶东海;城口县高燕镇坪原村驻村第一书记,重庆悦来投资集团智慧城市事业部副部长张勇。

image.png

(制图:修小童)

在脱贫攻坚战中,两江新区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行动诠释初心使命,用汗水践行庄严承诺,涌现出众多先进事迹。为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两江新区“脱贫攻坚战士”的先进事迹。

陈睦彪所在村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陈睦彪驻村两年以来,以党建引领人才进村、项目进村、活动进村“三个进村”让大垭苗寨彻底告别了贫困,全村1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39人全部脱贫,所在村2021年2月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image.png

一是以“四招”入手促进人才进村。建强干部班子,以会带训培养村组干部;做出党员样子,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扎紧制度笼子,做好管理工作;打好教育底子,提高思想觉悟。

二是以抓设施与抓产业相结合促进项目进村。一方面抓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村民用点、饮水、出行、通讯等方面问题,大力发展农业设施。另一方面抓产业发展,全村按照“畜林药蔬特”发展蜂糖李、辣椒、高山蔬菜、水产养殖、林下养鸡等产业,助力村民增收。

三是以“讲故事”、“促消费”、“结穷亲”等引领活动进村。开展讲扶贫故事活动,利用院坝会、村民代表大会、小组会等宣讲脱贫故事;及时协调两江新区、重庆市住建委帮扶集团成员单位开展消费扶贫活动,连续两年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协调彭水电力公司、重庆燃油喷射系统有限公司、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七所党支部、重庆市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等扶贫成员单位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高万宇每月在乡不少于26天

高万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按照扶贫工作各项要求扎实开展切实推动。

image.png

一是沉下去,吃在乡、住在乡、干在乡,每月在乡不少于26天。督促推动“人居环境改造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珍珠鸡、菌类、生猪等产业销售出谋划策。

二是融进去,与广大农户打成一片。坚持每周至少走访贫困户不少于10户,熟悉乡情村风,熟悉村民家情。在脱贫攻坚普查阶段和验收阶段,每天到农户家与之拉家常,了解农户生活中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是带出去,消费扶贫助力农户增收。高万宇不遗余力地推销乡里的各类农副产品,通过个人带货销售蜂蜜、珍珠鸡、羊肚菌、腊肉等3万余元;向两江新区机关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国有企业等推销三义乡大米、土鸡、腊肉制品、蜂蜜等农副产品50批次,实现销售100万余元;打造“金山街道对口帮扶彭水县三义乡扶贫产品展销点”,半年时间销售及配送农副产品超过150万元;借力两江航投引进顺丰物流,打造了乡里电商企业鲜活农产品外销的高效物流渠道。

旭东发展红色旅游实现“农文旅”融合

王旭东紧紧咬定以红色文化为魂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全面“扶志扶智”,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image.png

一是壮大产业扶贫,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红军村52户219人的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脱贫攻坚成果得到高质量巩固;凭借基础设施短板的补齐,红军村2020年被市农委评为“美丽宜居乡村”。

二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群众增收开辟新路。2020年到村旅游达2万人次,红色旅游带动发展农家乐8家,户均实现增收6万余元,带动了村民就地销售特色农产品,“后备箱”经济初现雏形。

三是扶志扶智同向发力,脱贫致富氛围浓厚。访红军遗址、讲红军故事,谈红军精神,用红军精神唤醒党群意识,积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甩掉“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致富信心。19年以来16户未脱贫户全部自愿申请脱贫,人人参与文明创建、大家共育文明风尚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两年来,王旭东抓班子强龙头,勤走访办实事,斩穷根谋发展,带领红军村走向脱贫致富路。同时还深入挖掘红军精神,走出一条红色文化结合山地农村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陶东海351户老百姓做到情况记心间

两年来,陶东海“用心、用情、用力”开展驻村帮扶,截止2020年11月,陶东海所在的坪坝村建卡贫困户63户281人全部脱贫摘帽。

image.png

陶东海用真情关心关爱村民,通过入户和电话访遍访完在家和外出务工的351户老百姓,做到情况记心间。

一是用干力开展脱贫攻坚,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陶东海帮助坪坝村完善两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带管护带动就近务工,鼓励发展特色种植,带动建卡户种植希森6号洋芋、种植药用百合,为村民增收约10万元;组建馨叶白茶专业合作社,完成由村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发展种植白茶559亩。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 为老百姓美好生活而奋斗。通过江北嘴集团支持的扶贫资金14万元,为村民重新铺设引水管2.8公里,新修86立方米蓄水池,彻底解决了全村及山脚组季节性缺水问题。

陶东海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大事小情况都积极处理。

张勇帮助实现兴业止贫

经过张勇的努力,坪原村扶贫实现由“输血”到“造血”转变,群众思想实现由“等靠要”向“闯干拼”蜕变,不但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更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image.png

一是以创新机制为抓手,建立生态营商环境。张勇创新性的构建出家庭产业+合作社+集体经济+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联合体,实现2020年年底的村集体分红20万元、社员劳务增收40余万元,扶贫产品销售300余万元,全村4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年人均收入由5800元增至1万元。

二是以“两山理论”为核心,建立生态农业体系。为优化坪原村产业结构,张勇通过努力,引入和成立10家驻村扶贫企业,吸纳1135万元,建成8个产业基地,建立起中药材+食用菌+山地鸡+生猪的高山立体生态循环生产链,实现林业资源与耕地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三是以招商引才为路径,建立生态产业链。张勇通过吸引本土人才返乡创业,聘请专家教授智志双扶,引入专业公司运营品牌,整合悦来集团资源开设展销门店、展开消费扶贫,协调三建土特产电商平台、西部扶贫馆及解放碑土特产超市进行市场拓展,打通“产供销”产业链,建立起坪原村的生态产业链,并帮助培育出10余名本土人才、技能好手,筑牢人才之基。

陈维禄定期走实脱贫攻坚工作

陈维禄每年定期深入清水村和忠县钟坝村实地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走访帮扶近20次,详细了解贫困户实际需求,跟踪督促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定期分析评价扶贫成果,推动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和忠县新生街道钟坝村脱贫攻坚走深走实,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image.png

一是统筹力量形成攻坚合力。推动保税港区开发管理集团8个党支部与对口帮扶的清水村8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促进帮扶资源精准匹配;实施修桥搭路、扶植产业、消费扶贫等帮扶举措,持续助推贫困户稳定增收,加强“志智双扶”。截至2020年末,保税港区集团对口帮扶的黔江区金溪镇清水村建卡贫困户8户、25人和忠县新生街道钟坝村建卡贫困户64户、224人已全部脱贫。

二是落实资金解决发展瓶颈,2016年以来,在市卫健委扶贫集团的统一指挥下,认真落实党委决策,全力协调拨付脱贫攻坚帮扶资金支持清水村启动基础设施项目21个,建成硬化公路4条11.5公里,协助两村完成C、D级危房改造73户,破旧住房“五改”127户;助推村卫生室升级改造;为安装钟坝村安装太阳能路灯53盏、无线电广播1套7组,实施33户贫困户卫生厕所改造;支持帮助两村开展人饮改造提升工程,完成钟坝村约10公里集中供水系统整改优化,实现281户自来水入户。

三是“定向采购”落实消费扶贫。把消费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推动农特产品走进“港区食堂”,采购黔江区金溪镇和彭水县贫困户生产的蔬菜水果、畜禽肉蛋、五谷杂粮等农产品,实现“绿色菜进食堂,爱心菜上餐桌”。

(记者 张廉 两江新区社会发展局供图)


编辑: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