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电话
+086-023-63670172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集团动态 >  正文
作品鉴赏 | 悦来美术馆“六个盒子”当代艺术展

2020年11月17日 10:12 来源:悦来投资集团

悦来美术馆新展《六个盒子》当代艺术展将于 2020 年 11 月 17 日至2021年2 月 16 日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汇集国内6位艺术家,一起探讨关于时代背景下艺术创作和美术馆空间面临的新问题:即在今天的艺术、技术、科学的相互作用下,艺术家、观众和美术馆如何建立交流的语境去克服个人、文化与审美经验的限定,理解我们每个人语言、行为和意识的新状态。

策展人:俞可

艺术家:范勃、姜杰、苏新平、奚建军、颜磊、郑达

开幕:2020.11.16

展期:2020.11.17- 2021.02.16

地点:悦来美术馆,重庆市渝北区悦城路30号

策展人、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策展人: 俞可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悦来美术馆执行馆长、艺术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自 1997 年至今,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策划和推广。其论著频繁发表在有关当代艺术和文化的期刊中,并多次主持和策划国内外艺术展览。作为一名活跃在当代艺术界的独立策展人,他也始终对统一化思潮和价值观持反思态度,并对时代语境始终保有敏锐的知觉。

艺术家:范勃

范勃是一名不断挑战自己的艺术家,从平面到空间,通过转换不同媒材探索视觉的可能性,近几年所创作的作品是对有关知觉与直觉的重要性的不断回应,带有较强的实验性质,他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意识与视觉间信息的导向和转化”。作品发展经历了抽象和观念的漫长历程,始终力图表现不可见和不可触及的人类内心世界。

参展作品:《同温层》

 

范勃/ 《同温层》/装置-3D打印高密度泡沫、影像/尺寸可变,现场二次创作 /2020

作品阐释:大数据时代,技术的推波助澜让人们的主观选择越来越沉溺于一种稳定、封闭而不断重复的环境,呈现出日渐加强的“同温层效应”。我们的感官也长期被各种信息茧房所建构的景观所裹挟,通过接受算法的定点“投喂”,不断地固化着自身并非真实的世界认知和心理体验。

在《同温层》中,艺术家范勃用审视的目光看待“同温层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固定认知,他颠覆了常规的视角:让作品与这个“盒子”空间融合共生,并以拉大比例、分拆组合、纯化色彩等方式将我们日常家居陈设重置为半隐半现、纵横交错的结构阵列。当“渺小”的观众穿梭在这纯白色的貌似考掘遗址的现场时,视觉上的陌生化和虚境感将形成与以往日常生活经验不同的某种“例外状态”,而奇观化的景象和超动态的时空关系则投射出人们心理的畸变。

《同温层》是艺术家对近年来所持续关注的感知体验的再一次实验,从多种感知的集合以及弥散的隐性力量的探测,进而拓展到关于感知的社会心理学层面,因此,这一推演虚构的场景隐喻的又是一种关于剧场化世界的心灵考掘。

艺术家:姜杰

姜杰是一位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前沿的女雕塑家。她的作品通常以微观化和心理性切入的,即使是那些体量宏大的雕塑或装置作品,也都来源于她对生命存在的脆弱性和易逝性高度敏感的感知以及精微的观察,其作品中我们总能体会到古典美学和当代观念间无法调合的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性赋予她的作品一种深刻的悖谬性和诗性魅力。

参展作品:《小于一吨半》、《三件浴衣》、《jinxishihenian》

 

姜杰/《小于一吨半》/综合媒介—树脂、布、铁/350×140×135cm/2016

姜杰/《三件浴衣》综合媒介—亚克力、布、树脂、蜡120×120×120cm/2014

 

姜杰/《jinxishihenian》/竹子、镜子、瓷砖 尺寸可变 /悦来美术馆现场创作/2020

作品阐释:《小于一吨半》使用多种材料,如纱布、珍珠、旧婚纱、树脂等,通过混合、浸润、缠绕等方法塑造出类肌体的肌理和质。一种无法判断的扭曲的不明确软体/脏器安静的悬置,洋溢着一层又一层从现实表象游离出来的虚拟和仿真。《三件浴衣》是一个小景的速写,在日常在客房的有限空间内,浴衣与石蜡相浸后流淌下凝固的纯白,石蜡固定住物化了布料的柔软与稍纵即逝的时间。

在材料装置《小于一吨半》和《三件浴衣》所组成的剧场空间,所处理的观看的、言说的、蜕变的物象充斥其中,艺术家引导观众进入一个关乎日常状态、令人感到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在简洁的意向背后,经由材料语言转换微妙的细节,艺术家将所见之物从深处带来,并给予由日常而来感性经验而引入充满诗性与美学意味的想象空间,此处物质掀起了波浪。

《jinxishihenian》是姜杰利用悦来美术馆周边的竹子进行的现场创作。红色的竹子插在工业质感的白色瓷砖上,向上延伸至天花板。但又被这巨大的墙面施加了向下的压力。竹子是一种有较强弹压力的植物,尽管低头,但不弯折,它始终保持着一种向上的生长力,犹如人的血脉,涌动着物的韧劲和张力。搁置于瓷砖上的镜子,映射出红色的竹子,充满了镜花水月的虚幻质感。

“jinxishihenian”取自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中“今夕是何年”,这个设问正好契合了2020年较为魔幻的现实感受。

艺术家:苏新平

苏新平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从版画到油画,影像到雕塑,其创作形式不断拓展。近年来他专注于绘画语言的整体性探索,作品视线主要围绕或投向在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文化记忆,创作直指中国社会转型期中能够指认的存在痕迹和人们在内心、情感层面上的境遇。他通过绘画艺术重构了其对现实处境的认知,并以超验、变异、混杂、抽象的画面,呈现出油画的粘性,版画的质感,乃至影像的游弋,演绎了人与命运永恒的纠缠、焦虑与困惑。

参展作品:《行走的人》、《虚构的真实》

 

苏新平/《行走的人》树脂玻璃钢310×360×150cm*4/ 2020

苏新平《虚构的真实》影像/ 753/ 2017 

作品阐释:

《行走的人》是以2010年创作的油画《奔波的人1号》为图像蓝本延生的空间雕塑作品,4组行走的人以坚定的步伐走向镜子,走向的也是无法通往的远方,是对理想失落的幻想与断裂现实的残酷隐喻。《行走的人》无意于表现现实世界,而是借用对客观存在的虚拟转换,以实现超越现实的浪漫想象,从而“虚构”出另一种真实。

《虚构的真实》是利用3D技术,将作品中的素描线条扭曲、拉长、变幻,呈现出奇特怪诞的景观。通过素描的方式和三维影像相结合,拓展了朴素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同时,也在错位的现代时间感受中为自然时间展开了一个不断断裂的世界。

艺术家:奚建军

奚建军自80年代起便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后移居至英国。其作品形式涵盖行为、装置、雕塑及绘画。奚建军的作品中流露出艺术家中西文化经历背景下,对于世界性问题的反思和追问,近期的作品中巧妙使用建筑所代表的符号意义,即国家身份和权力象征以连接现实世界、经典语汇和当代性语言的内在关系,经过观念性的转化,生成了一种颇具隐喻的艺术形式。奚建军的作品,无论是装置作品,还是纸上作品,都充满这样一个观念方法或语言逻辑:建构、解构和重构。

参展作品:《通天塔》

 

奚建军/《通天塔》亚克力/300×300×400cm/件/ 2020

作品阐释:《通天塔》本作品源于古西方历史寓言故事,彼时人类联合兴建巨塔,因为语言多样化无法沟通,导致造塔工程停滞搁浅。它是艺术家一个持续中的系列作品,以古老寓言重构的现实塑像,但同时又具有超现实的意味。

本次展出作品是艺术家根据悦来美术馆流线性的建筑形态、魔幻的重庆城市特征,而特别创作的一座流光溢彩的当代通天塔。

当今媒体的时代下,图像成为人类彼此联通的共通语言,于美术馆建筑之中的房子——《通天塔》一座超现实的镜像之城外,人们汇集观看、驻足沉思,在透明和交错的炫色中凝视自己和他人的身影。在当今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时期,艺术家沿续历史的足迹,重新塑造一座承载人类经验的通天塔,试图追问关于“永恒”的哲学命题及解译对人类未来归属的寓言。

艺术家:颜磊

颜磊在中国当代艺术圈特立独行,以独立审视的态度,透过绘画、雕塑、装置、录像、行为等不同媒介,挖掘和揭示艺术体制内部存在的权力、竞争、艺术价格价值混肴等问题。颜磊的作品调性模棱两可,呈现多重矛盾和冲突的价值观,反映了艺术家对当代艺术创作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的警觉和思考,以及他置身其中的孤独和对庸俗现实的复杂情绪。

参展作品:《有限艺术项目》

 

颜磊/《有限艺术项目》布面油画/105×130cm/125幅/2012

作品阐释:本作品曾是颜磊参加2012年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作品,本次展出根据展览空间特性,以新方式呈现,将125张油画以19世纪疯狂的沙龙风格挂満墙面,展厅中运输盒子里储存着墙面占领后剩余的油画。作品中的图像来自艺术家从互联网浏览挑选出的电子图像,并由其他人在艺术家的授意下将其在传统画布上画出来。悬置于墙上的部分单色油画,则是在卡塞尔展出期间,经由大众汽车车间被喷色平涂,图像内容被抹去,循环再生为单色。这一路径追溯了图像被生成、生产、消灭和再次复活的全过程。当身处于一个图像日益泛滥、无限过剩和被过度消费的当代社会,这是关于图像的挽歌。

《有限艺术项目》用到了大量我们所认为的绘画,它却与“绘画”无关,它质疑着艺术创作与其他形式的生产之间的区别,也幽默诙谐地调侃着艺术和现成品的等式关系。

艺术家:郑达

跨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LowTechArtLab)创立者。艺术工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焦距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游戏艺术、互动艺术、机械装置、媒体剧场等。

参展作品:《DATA POOL》、《捕食器的函数》

 

郑达/ 《DATA POOL》螺旋桨、微型电动机、水、Arduino、LED灯带、定制有机玻璃容器、控制系统、声音系统 /尺寸可变/单个尺寸:200 x 60 x 40cm/2018

郑达/《捕食器的函数》机械装置、数据控制系统、互动系统、布带180×50×85cm160×50×65cm/2018 

作品阐释:

《Data pool》是一个借由自然元素风、水和光而构成独立交互系统的跨媒介艺术装置。

螺旋桨悬吊于中间盛水箱体的上方,由 LED 灯带组成的灯光面板隐藏于每个盛水箱体的底部。将透明水的介质变成了数据化的“界面”,风的参数经过计算机解析并转译成视觉的光与听觉的声音两种元素,作为接收者的水实时反馈来自风扇和光的“信息”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水池中数据以自然的状态被展现,电子赛博格映射到自然也浸润着物理空间。

《捕食器的函数》

万事万物在最基本的层面上都只是四处游走的物质和能量而已。当“新物种”的智能这样的无形之物被有形的物质形式显现时,记忆的信息即成为“新物种”的重要生理特征。参与者心率数据输入到运行的机器中,机械式的运行会戛然而止,开始柔性的展演,可视化模拟人类输入的数据。

算法的函数可视作处理信息的“绞肉机”,整个状态不再是单向的输入和输出,计算就像拥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与它采取什么的物质形态无关。

编辑:夏敏